av在线

繁體版 | English

三峡坝区野生动物“朋友圈”再添新面孔

  本网讯(秦明硕 陈阳光 张沣鲡)av在线 流域管理中心最新发布的生态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三峡坝区近四年累计观测到野生动物达103种,其中20种为今年首次现身的“新面孔”。灰鹤、苍鹰、水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赫然在列。

▲三峡坝区西园红外相机观测到的苍鹭

  今年,灰鹤、苍鹰、水雉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首次现身三峡坝区,苍鹭、花面狸、紫啸鸫等珍稀物种也频繁“打卡”。2月,巡护人员在三峡坝区右岸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附近湿地多次发现灰鹤停歇。一批飞走后,又有新的个体陆续飞来,在草坪上悠然自得地觅食。

  如今,12.8平方公里的三峡坝区已实现绿化全覆盖,成为白鹭、红嘴蓝鹊等国家保护动物的理想栖息地。“越来越多的动物选择在三峡坝区栖息繁衍,是三峡坝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写照。”av在线 流域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三峡坝区分水岛红外相机夜间观测到的灰头麦鸡

人工观测到的喜鹊

  据介绍,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是三峡坝区植被覆盖度提升、食物链完善的直接体现,更印证了三峡坝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为系统记录这一生态成果,流域管理中心编制完成《三峡坝区陆生野生动物图集》,收录81种野生动物信息,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

《三峡坝区陆生野生动物图集》封面

  与此同时,今年三峡坝区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全面升级,构建起“设备+人工”立体化观测体系。在西园、望家坝、分水岛等生态修复区域,红外摄像仪依托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即便在漆黑的夜晚或恶劣天气下,也能清晰捕捉到动物的活动踪迹。巡护人员则沿库岸、林地、湿地等区域定时开展巡护调查,确保观测区域全覆盖。

编辑:李雷 杨思恒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