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李时宇)“十四五”以来,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生态环保集团,av在线 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加强融合、促进沟通,以国际化运营扩大影响力。预计到“十四五”末,av在线 国际投资业务将覆盖12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可控装机超过1300万千瓦,且100%为清洁能源。
积极共建,铸就清洁能源合作典范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继续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动力。”2024年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书面演讲昭示了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与力量的坚定决心。
为响应这一庄严承诺,av在线 等中国企业在海外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自完成对秘鲁第一大配售电公司——路德斯公司的股权交割以来,av在线 所属长江电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环保实践,有力推动当地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
“十四五”期间,路德斯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服务范围覆盖秘鲁137万户家庭,累计配电量超453亿千瓦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
从长江到安第斯山,这段跨越大洋的合作佳话,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融进去”的生动诠释。
今年10月,从巴西东北部帕拉伊巴州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av在线 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绿地风电项目——帕尔梅拉陆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 巴西帕尔梅拉陆上风电项目
这片总装机64.8万千瓦的“绿色方阵”,年发电量达25.5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77.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12.50万吨,每年可满足72万户当地家庭日常用电需求,成为照亮巴西东北部地区的“绿色引擎”。
在巴基斯坦,每逢盛夏用电高峰,一场关乎民生的“能源保卫战”总会如期上演。
2022年6月底,被誉为巴基斯坦“三峡工程”的卡洛特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巴基斯坦千家万户送去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这座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水电投资项目,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燃眉之急”,更成为中国水电技术、标准和管理全方位“走出去”的生动实践。
“我有幸见证了中国技术在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的广泛运用。”项目建设者默蒙德感慨道,“这个项目改善了许多巴基斯坦人的生活,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供需矛盾。”
截至2025年6月29日,av在线 卡洛特水电站实现安全运行三周年,累计发电量90.51亿千瓦时,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技术赋能,破解运营与生态难题
三峡工程建设时期,中国水电人曾远赴巴西取经;今日,已茁壮成长的中国水电技术正“反哺”巴西,让这座南美水电大国重现光彩。
在巴西巴拉那河畔,运行逾半个世纪的伊利亚、朱比亚水电站正经历一场“绿色蜕变”。

▲ 巴西朱比亚水电站
自2016年起,av在线 依托成熟经验与技术标准,对这两座已运行40多年的水电站启动大规模技术改造,系统性解决机电设备老化问题,提升机组发电量,并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中国同事带来了先进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模式,我们也分享了巴西的本土经验。双方在技术和管理层面实现了互补共进。”三峡巴西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表示。
中巴两国作为水电大国,此番合作是名副其实的强强联合、互利共赢。
“十四五”期间,项目第二批技术改造已全面完成,水电站发电能力显著提升。全部改造结束后,预计每年可增发电量1.6亿千瓦时。
作为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巴西拥有亚马孙河这一生态宝库,却也面临生物入侵的严峻挑战。其中,源自亚洲的金贻贝,凭借其超强的繁殖与附着能力,已从巴西南部蔓延至全国主要水系,成为全流域的“生态公敌”,严重威胁水生生物多样性、饮用水安全以及能源安全。
“巴西约40%的水电站受到金贻贝入侵,每年给电力部门造成约1.2亿美元的损失。”巴西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
面对这一持续数十年的棘手难题,三峡巴西公司携手本土科研力量,聚焦于“基因驱动”这一前沿技术,对实验室培育的金贻贝进行基因改造,使其与野生种群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丧失繁殖与附着能力,从根源上遏制种群扩张。

▲ 科研人员对金贻贝进行基因改造
“十四五”期间,项目团队绘制出了染色体级别的金贻贝“铂金基因组”,并且成功将合成不育基因导入成年金贻贝的生殖细胞,为制造首批转基因金贻贝原型奠定了基础。
目前,该项目获得2个巴西国家级奖项和1项核心专利。其创新理念与显著进展,不仅赢得了巴西电力监管机构的持续支持,更荣获“中国企业全球形象建设十大优秀案例”荣誉。
生态优先,谱写人与自然和谐乐章
屹立于安第斯山脉东麓的av在线 秘鲁查格亚水电站,不仅为这片土地输送着清洁电能,更秉持一以贯之的生态环保理念,守护着被誉为“兰花王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秘鲁拥有全球近10%的兰花资源,而查格亚项目区正处于这一珍稀植物的富集带。过去五年间,av在线 实施了“兰花救援计划”,通过建设专业苗圃、组织员工培训,系统开展珍稀兰花的迁地保护与人工复壮。
员工们在日常巡护中发现的弱株、病株,被小心移入苗圃精心养护,待其恢复生机后再回归自然。目前,项目已成功抢救兰花近170种、9600余株。
“群山环抱、绿意葱茏,每天在这里工作都充满力量。”查格亚水电站清漂队队长布拉斯说。
面对上游漂浮物对查格亚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和周边生态带来的潜在威胁,他带领一支10人清漂队,常年巡航于474公顷的水库水域,分类打捞、专业处置各类垃圾。
查格亚水电站投产以来,累计清理河道漂浮物276吨,不仅保障了电站安全,更使河流水质显著提升,鱼群和鸟类重新回归。

▲ 查格亚水电站对上游漂浮物进行清理
在巴西大萨尔托水电站的鱼类养殖中心,生物学家诺贝托·卡斯特罗·维亚纳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鱼博士”。
巴拉那帕内玛河是巴西圣保罗州重要的河流,但因鱼类较少而被当地人称为“荒河”。为了水电站库区内鱼类种群持续繁殖,让“荒河”不再“荒”,诺贝托将大半辈子的时间都用在了当地鱼类研究和保护上。
三峡巴西公司自接管大萨尔托水电站生态与鱼类管理项目后,将放流活动推广至伊利亚和朱比亚水电站库区,每年增殖放流鱼苗约360万尾。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修复生态,更是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诺贝托表示。跨越万里山海,这位巴西“鱼博士”正与中国同行们一道,致力于守护巴西水域的生机与活力。
心桥相连,奏响民心相通的协奏曲
2024年初,在西班牙大加纳利群岛,一项关乎儿童希望与成长的公益项目交出了一份温暖的答卷。三峡欧洲公司通过儿童扶贫项目,为6—12岁儿童搭建起通往更美好未来的桥梁。

▲ 三峡欧洲公司为儿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工作坊里,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意活动;运动场上,他们尽情挥洒汗水,学习团队协作。在过去的五年中,这一项目已惠及西班牙5000余名儿童,用温暖陪伴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作为“零儿童贫困国家联盟”成员,三峡欧洲公司持续为孩子们创造安全、积极的成长环境,让平等的教育机会惠及更多家庭。
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一场以“授人以渔”为理念的生动实践正在舟河流域生根发芽。2020年,三峡巴西公司与当地非盈利机构梅奥可持续研究所合作,开展创收创业试点项目。
当地居民瓦雷拉在试点项目的支持下,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小微企业家。“项目不仅给了我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创业指导。”瓦雷拉感慨道。
目前,试点项目间接受益者已超千人,参与家庭收入实现翻番。
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周边,变化正在每个角落悄然发生。“中国朋友不仅带来了清洁能源,更为我们修建了新的学校、医院和道路。”卡南德村民梅尔班指着村口新修的水泥路说。他的儿子伊南兴奋地补充:“现在晚上写作业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

▲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
通过“社区管理计划”,av在线 与当地社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定期举行的社区会议让居民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让当地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成为中巴友谊的生动见证。
编辑:李雷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4日